close

池上米~是東部人對於稻米的一種驕傲


池上飯包~喚起了東部人對鐵路的一種回憶


池上鄉所種植的稻米品種主要是旱稻的品種(再來米)


後來才從日本山形縣引進蓬萊米種植


由於池上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稻米生長


所以池上米因而成為進貢日本天皇所使用的稻米


池上在當代儼然成為台灣米的代言詞


1.



在結束一連串的賞花行程之後~我們來到了位於池上鄉的悟饕池上飯包用餐


店名:悟饕池上飯包 - 總店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忠孝路259號(在池上鄉的外環道上)


電話:089-862-326


前文:


南橫賞花記~(1)啟程


南橫賞花記~(2)利稻賞花(櫻花)


南橫賞花記~(3)利稻賞花(梅花)


南橫賞花記~(1)天龍吊橋


池上油菜花


2.



記得這間店我們數年前曾經來過


奇怪~什麼時候店門口多了兩部火車的車廂~而且旁邊還多一個大型的停車場


3.



池上飯包店有60多年的歷史


這飯包的緣起真要從昭和15年(民國34年)李家阿嬤陳雲女士說起~至今已有快70年了


台灣光復前後從花蓮乘坐火車到池上約需8小時的車程


往來旅客在火車上卻苦無食物可吃


當時李家阿嬤陳雲女士體諒出外人的辛勞


開始製作飯包在月台叫賣~讓他們充飢


當初飯包是用當地的池上米~炊製成米飯


再以手工捏製成三角形飯團~放在竹葉上


然後上面放卜肉、黃菜頭、烤肉乾、豬乾、瘦肉片、再加上一小塊蛋餅及當地大坡池所捕獲的小蝦和麵粉油炸成的蝦仔炸(炸蝦餅)及梅子以幫助開胃


爾後更使用工母材所製成的木盒盛裝飯菜~讓池上飯包有另一種風味


4.



店門口的兩節車廂~是提供給旅客吃便當的


店家真是用心~看來要吊這兩部車廂來一定花了不少心力


看來這份巧思及創意也為店家帶來一股不小的商機


不小看這這兩節車廂~裡頭還有冷氣喔


夏天來這裏吃飯~這看似普通號的車廂馬上就變成莒光號或是自強號的享受


5.



看到這"扛棒"~我就有點心酸了


為何小鎮沒有火車~為何後山的距離總是那麼遙遠


離家500里~可能是我現在心情的寫照


6.



我們家池上飯包的麻豆來了


在山上跑了半天的小晏子~一直喊著肚子餓


拍完照~才可以開動


7.



我們全家都是吃~養生紫米口味


拿掉肉片~底下有酸梅、高山高麗菜、醬瓜、一片豆干、一片香腸及半顆魯蛋


香Q可口~而且木片裝的米飯不會因為悶久了而糊掉


反而有一種淡淡的香味


而悟饕池上飯包~是全球第一家通過ISO9001品質認證的便當專賣店


讓好吃之餘更能夠吃出健康與店家的用心


8.



怕我們吃不夠~阿娜答還特地買了一盒的雞肉


據說是放山雞來的~肉質緊實而不老


配飯是不錯的選擇


9.



車廂內~不會給人一股湧擠或是不通風的感覺


反而給人一股舒適而慢活的環境


今天是非假日~車廂上依就坐滿了來用餐的遊客(來這裏吃飯大家的首選就是坐在車廂內)


在等待的時候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我們一行七人~原先只等到了一組位置(一組位置可供4人坐)


但是隔壁坐位的夫婦~看我們擠在那


很好心的快速用完了餐把位置給我們坐


雖然我不認識他們~或許下次再由我的面前經過我也認不出來


但是~我還是由衷的感謝他們把位置讓給我們坐


10.



小朋友吃飯的時候就是這樣~一下子喊餓


吃沒幾口就蹦蹦跳跳的在車廂內亂跑


從小沒什麼機會坐火車的小晏子~對這個車廂有著十足的好奇感


11.



飯包內的梅子真是特別~對於愛吃梅子的我當然是來者不拒


12.



箴箴長大囉~越來越像阿娜答的感覺


長的像就好~脾氣不要像


13.



14.



DR2000 型原為窄軌 762 公厘軌距的 LDR2300/LDR2400 柴油客車


是東急或台鐵花蓮機廠於 1961 至 1971 年製造


它們在 1985 年被改軌距為 1067 公厘~並重編號為 DR2001-DR2010 號


DR2050 型為 DR2000 型伴隨之拖車~隨著 CK101 號蒸汽機車之復活


目前有 4 輛恢復車籍使用中


 DR2000/DR2050 為什麼叫做小叮噹


其實這和小叮噹耳朵被咬~然後改變塗裝有關


機器貓小叮噹原本出廠時是和小叮鈴一樣~為黃色與白色


耳朵被老鼠咬後~才變色為藍色與白色


台鐵的 DR2000/DR2050 以前也是黃色與白色


後來才變色為藍色與白色~所以趣稱它為小叮噹                                             資料來源:時報閱讀網


15.



門口是許多觀光客或是攝影達人必攝的景點之一


沒想到一個飯包店的門口~竟會吸引那麼多人拍攝


16.



除了車廂是可以用餐的地方之外


店門口的左側也有一區懷舊式的用餐區


在這裏用餐仿佛就像是在老式車站等車一樣~那種氛圍是要比較年長的人才知道的啦


17.



吃完了飯~就到店內去走走


這間悟饕池上飯包店的前身~是佳豪池上便當


民國88年~佳豪池上飯包負責人李朝義(李陳雲女士的孫子)


將佳豪台東池上建築物(池上鄉忠孝路259號的老字號)及技術移轉給悟饕


而李家老阿嬤更獲聘為終身顧問~讓悟饕能延續池上飯包的傳統精神


這間人潮絡繹不絕的老店~在悟饕的經營之下更顯得有聲有色


18.



店內的裝設~給人一種懷舊的氛圍


吃池上飯包之餘會令人憶起40年代農村社會的一切


19.



這個賣米的姑娘~反差有點大耶


記得阿娜答第一次陪我回台東的時候~我們就是坐車火車從台北一路坐到台東


由於當時是坐夜車~所以宜蘭.花蓮..等他都沒什麼印象~只知道台東很遠


記得當時她心裏好像這樣想:操~以後要嫁給住那麼遠的~鬼才會嫁給他哩:


當火車經過池上.關山一帶的時候~當陽光撒向這一大片黃澄澄的稻米時


她在火車上驚呼:哇~這邊的風景好美~你們家是住這附近嗎:


我:不是耶~我們家那沒有像這樣一大片的稻田~但是有一望無際的大海:


就這樣~我就從台北把他騙回小鎮了一待就是十多年


20.



吃完飯包別拍拍屁股走人了


接下來上二樓文化故事館來個飯包文化薰陶


21.



文化故事館內大致就是在介紹飯包的演化史及一些早期的使用器具


還有一處懷舊的教室~可供4.5.6年級的遊客重溫兒時上課的記趣


22.



23.



24.



在二樓的角落~有著一處池上黑貓茶室


看來茶室今天有新mm來上班


對不起這個mm我今晚替他贖身~包回家了


25.



店的一樓~有許多農特產品在販售


這個地方當然是婆婆媽媽的最愛


26.



店家的廁所除了乾淨之外~也很有特色


但是拿相機拍廁所好像怪怪的


來台東玩的朋友~經過池上地區不彷來這間悟饕池上飯包用餐


除了享用美食之外~更能夠了解這便當的文化內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跛腳男 的頭像
    跛腳男

    跛腳男的~後山漫遊記趣

    跛腳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