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12年6月22日
心情:開心
天氣:好呷扣唄
地點: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
canon 500D + sigma 17-70mm F2.8-4 DC MACRO HSM
1.
西嶼墱塔~又叫漁翁島燈塔
是澎湖著名觀賞夕陽的地方
但是我們這次來~純粹就是來這裏走走看看
2.
西嶼燈塔別名漁翁島燈塔(為何會取名為漁翁島燈塔是有典故的)
看來po文時時刻刻都要負起一些教育的責任
在湖湖跨海大橋未通前的時代
西嶼和馬公之間交通不便~彼此甚少互動
西嶼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住在馬公地區的人對西嶼的認識十分有限
只知道這個島上的人個個都是捕魚高手
夜晚時總是看見西嶼海面布滿作業的漁火
於是馬公地區的先民就將這座島嶼取名為漁翁島
3.
由於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在燈塔的門口還有個幸福郵筒
提供給喜歡在旅遊時寄名信片的遊客投遞(主要是燈塔裏有記念戳可以蓋~蓋完後離開前可以順便投遞)
4.
燈塔旁因為是軍營(牆上印有軍事重地請勿拍攝)
拍照時請注意勿將鏡頭對著軍營方向
要不然你會聽到廣播~:"把你的相機放下雙手舉高"(無誠勿試)
5.
夏天的太陽~大到有一種快要被曬到蒸發的fu
即然選擇夏天到澎湖玩~就要有那種被曬成:"人干"的決心
當然曬不成人干的~也可以曬成:"人體黑糖糕"
6.
7.
一直看這張照片~有一種怪怪的fu
好像曾幾何時也有人做過這樣的動作(有圖有真像)
反正出來玩~有一天總是要還的
好哩加在~我坐完這霧砲後~砲管沒有硬聲斷成兩半
原是是小龍也曾經做過這樣的動作~難怪我覺得怪怪的
還好小龍當時出:"針"~我出:"石頭"
勝負就在這個有圖有真像的三年後見真曉(沒什麼硬掰不太下去了)
8.
9.
西嶼燈塔為台灣地區最古老的燈塔~名列國家二級古蹟
西嶼外垵從清代起便是台灣、廈門航線上的重要目標
清乾隆43年(1778年)時為了航海者的安全
村落西側建起一座5丈高的石燈
上面立有7尺高的浮屠~以為海上標誌
道光8年(1828年)改建為燈塔~當時命名-西嶼燈(古碑就是當時所立)
光緒元年(1875年)~又改建為西式燈塔
即今日所建之面貌
古碑上記載了建塔及修塔的沿革~~很富歷史味道
10.
由於:"泰利"颱風造成澎湖地區下了不少天的雨
連帶的地上也長出了不少草菇
11.
這個燈塔很久以前可能發生過一齣較不為人知的悲情故事
在漁翁島燈塔的後側有一個禁區(門上標示著~:"禁止旅客進入")
是一個鮮少有人知道的地方
可能是怕遊客打擾到沈睡的靈魂~所以沒有對外開放
透過門板上的小孔~忘著遠處的十字架
十字墓碑上由英文刻載了「瑪莉之墓」
訴說著英籍守塔員對女兒的思情(這墓碑是1830所立的)
立墓碑的位置風水看來很好~背山面海
看來中國有林默娘(媽祖)~西方也有瑪莉傳說了
12.
最後熱到凍未條馬上跑到外垵的小七買涼水
這裏也是我曾經騎小折最喜歡的來的地方
站內延伸閱讀:
澎湖。(30)滿載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