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車我們第一個停駐的景點是~七美人塚
1.

七美人塚位於澎湖縣七美鄉南滬港東南方約500公尺
是著名貞節故事的遺跡
相傳明初倭寇入侵
有七名女子在井邊洗衣
因不甘受辱相偕投井自盡
鄉人乃填井為墳
爾後井墳長出七珠香楸樹
經年常綠~異常清香
「七美人塚」正是紀念這樣一段事蹟的肅穆景點
2.

這是入口處的小販~販售許多貝殼及一些當地的特產
其實我對這些特產都沒啥興趣~只想找fu拍照而己
3.

進入這個洞~仿佛要回塑到當時的情形
去體會那七位貞節女子的不屈的精神
4.

所謂「大嶼」~即今日之「七美嶼」
日時則隸屬於「望安庄」
直至戰後才又獨立為一鄉
至於「七美」此一鄉名
則是依鄉內之七美人塚而起
此嶼位於澎湖群島之南端
周圍約長三里餘
島的東部有一稱為「東崁山」之丘阜
移民之聚居村落即沿此開墾
南端則有著名之「七美人塚」
《澎湖廳志》中就此塚有相關記載:
「海岸僻處,有花數株,莫知其名,
開時頗絢爛,有折之者則病作,或云前朝人,避亂居此,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
此花殆魂魄所化也,近時農人鋤地者,嘗得磁器之屬。」
此奇花之傳說或者〔固屬後人之虛構附會〕
但此地應是由明朝末年為避難而集體遷居至此之漢族移民開創移植之端緒~則概是事實
5.

阿婕姐~牛母坪還沒到啦~不用急著把鼻孔瞪這麼大啦
6.

我記得要拍這張照的時候要挺胸~看來我的32-a藉由拍照還是拍不出來
7.

今日我們所看到的七美人塚有兩座碑石
左邊的是由日本人所立的七美人塚碑
右邊則為七美人歌碑石
訴說著七美人塚的由來和歷史淵源
8.

這是日本人所立的石碑~好簡單
何時立的~不可考
9.

民國三十九年秋
何志浩將軍及李玉林縣長曾到七美人塚
憑弔,感其氣節
做了一首「七美人歌」~也把傳說中的「海盜」二字改為倭寇
並於民國四十二年國慶日立碑
碑文大致上為:
『明嘉靖間,倭寇侵澎湖掠大嶼,有七美女不受寇辱投井全貞,鄉人掩井葬之,
塚上長香花樹七株,終年不凋,令改大嶼為七美嶼,以紀念節烈』
碑上並記載著七美人歌:
『七美人兮白壁姿,抱貞拒賊兮死隨之,
英魂永寄孤芳樹,井上長春兮開滿枝』
訴說著七美人塚的歷史由來
世人為紀念這個故事便將原名大嶼的島嶼更名為七美
讓民眾將這個名稱永記心中
10.

七美鄉民為了讓七美人的魂魄有棲身之處
因此在旁邊建了七間小屋
並在墳前擺上七份化妝品祭拜
11.

你以為七美人塚內只有二個石碑你就錯了
你若沒有進到墓園內繞一圈的話~你便不會發現另兩個石碑
這是有志者為七位真節烈士所立的碑
12.

這是民國七十五年七美人樹園整建簡誌
13.

這是園內小販所賣的鹽烤土雞蛋~有點想吃
但是我要再回來買的時候~己經被人買光了
14.

這是公司內的二位"高姐"~這個高沒有別的意思
真的是因為他們兩都姓高的啦
15.

這是公司三對父妻檔中的其中一對~超哥及美娜
16.

彩芬~太陽有這麼大~有這麼累嗎
眼睛麼張大一點
17.

這是七美人塚後方的石塔(非鎮風塔)
今天天上有點雲~拍起照來還很有味道
18.

七美島上沒有看到滿佈的天人菊
倒是這種不知名的小花遍怖整個山野~有夠美的
後來熱心的格友告訴我這叫~馬纓丹
19.

七美人塚的全景~隱約可以看的七四個立碑的位置
20.
狗仔男倫拍的美女~想要看到他的盧山真面目嗎
到我的yahoo相簿中有他的身影(點閱)
21.

我全身黑~好怪
下次出遊一定要給他穿的陽光一點
22.

憂鬱苦情男~自己吃著"蝦味鮮"
23.

高姐每次和公司出遊都玩的很開心
連年終尾牙時也上台和我們主任上台跳一曲舞
24.

拍這張的時候~凱傑在旁邊說
來七美人塚~要集合七個美女拍照啦
在公司要一次找到七個女性同仁~算是不簡單的
算一算今天出遊的女同仁才10個~這篇七美人塚只差鳳鶯姐沒入鏡而己
25.
呵~終於讓我品嚐到我想吃的鹽烤土雞蛋
有淡淡的鹽香味~熱熱的真好吃
要感謝阿婕姐的招待~阿里加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