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七美這麼多次~其實這次的目的最主要的是來看這座長的像羅馬競技場的~南嶼城
這個通常不會被旅行團所列入的景點
由於曾經在收容人藝文展出現在砂畫的作品上
那玄武岩的建築美學~以及像羅馬競技場的弧形張力
深深吸引著我前來一探究竟
1.
在金門有鎮邪物~風獅爺
在七美有一鎮邪物~石塔
在澎湖64座島嶼中~七美嶼的石塔所佔比例最多
6村之中就有5村建塔~總計有10座
其中就位於雙心石滬旁的這座金龍寶塔最有名
因為它曾經被誤認為是民宿~~冏
七美的石塔分布大部分都位於村落的邊垂地帶或溪水出海口處
主要是鎮守村莊避免邪氣入侵和守住村民財富並保佑村民平安
也是出海人的心靈守護者
金龍寶塔建塔的沿革:
民國三十五年因七美東湖、西湖兩村霍亂流行
及民國四十年農曆十月十六日、村人十七個發生海難
當時的玉蓮寺乩童之私壇神明羅千歲上駕指示
頂隙莊在黃德宮未建宮前~地勢比黃德宮高
而黃德宮之宮頂又超濄頂隙地勢
為了保村人平安~需建一座塔方能使兩村民眾平安無事
2.
烏溝的金鷹寶塔~位於西湖村山腳仔黑溝口之處
建塔的沿革:
係源自於山腳仔西玉蓮寺九蓮菩薩乩示:
「因風水不佳,應建塔鎮守出水口,俾便流水轉向略為偏東,方得守住村民財富,並祐平安。」
乃於村北面海之處建塔~並置神鷹因以稱之
海是澎湖人生存的主要命脈
他養活澎湖人~又常奪走澎湖人的生命
導致澎湖人拜拜風氣相當盛行
因此靠海祭落必有廟宇
且每一村至少有一座大廟~另外還有很多小祠
祀奉因船難而死亡的「客公」
但無論是神明或客公~都是靠海吃飯澎湖人的精神依靠
澎湖人敬海如敬神
在漁業季即開始或結束時~會舉行祭海儀式祈求平安豐收
如果仍遭不幸人們也不會怒懟神明~只會怪罪某種不當環境風水設施因而興起
就像澎湖隨處可見的「石敢當」
相傳石敢當是一位能止風止煞的古代高士
為了驅邪鎮煞~所以澎湖人在邪煞處豎立石敢當碑石
澎湖約有218座石敢當~有石碑狀造型也有眾石堆砌而成的塔型
這些石碑和石塔都是澎湖人用來克服劣勢環境的精神支柱
3.
鳳塔~於民國44年(1956)年興建~民國62年(1973)重建
並在塔頂上安置一隻鳳~與東湖村的金龍寶塔形成龍鳳相對靈效
4.
到七美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到七美分駐所去完成我的陽光菊鳥鐵馬巡禮
但是我這次到七美之行沒有背我的小折來~我偷吃步的騎"歐兜賣"
更多關於我的陽光菊鳥鐵馬巡禮請參閱:
5.
找了許久~在最後終於找到指示標誌準備到我一直想要前往的南嶼城
6.
七美在早期因常年受到海盜滋擾
其中在一次海盜血洗之後~第一批到七美的先民含淚全體遷徙回福建
直到多年以後才由望安島南遷了另外一批住民進駐七美
現在七美住民大多是這批遷徙者的後裔
南嶼城便是其中一個家族成員為了感念先人自望安遷徙到七美的艱困過程而蓋的紀念性建築
這個曾經在收容人藝文展一文中出現的南嶼城 參閱:收容人藝文展
看到收容人看著相片利用砂子完成的畫~如今我也實地來到現場目睹這壯觀的城牆
那種感動或許是只一剎那間~但對於旅行有這麼樣的一個體會~我覺得也夠了
7.
南嶼城以澎湖特有的玄武岩跟黑石堆砌而成
內有溜冰場、表演場等設施
比較特殊的是南嶼城的造型極富南洋與巴洛克風
不管是拱門或者兩邊城牆洞開的廊柱跟弧形門
稱它為七美的"羅馬競技場"一點也不為過
8.
重修南嶼城記:
『先祖陳進公於乾隆年間,隨母自八罩徙居南嶼,卜山宅尖山腳,年三十,與張氏月,
結為連理,育四子,歷數十年,披荊斬棘,開荒闢壤,北起後井腳,南建南埤仔尾,
東至魚月仔崎頭,西至宮溝東,蓁莽荒野,化為良田。後大興土木,建造城牆,
南嶼「城內」由此名焉。原有城牆,北高三米,長四十五米,東高二至三米,長三十米,
西高二至三米,長五十米,因年內失修,時有坍塌,為維祖產於不墜,族中賢達,倡議重修,
並獲眾族親熱烈響應,遂於民國七十七年農曆二月廿四日辰時破土,修牆工程款、土地,
率由城內眾族親捐獻,「城內」城牆乃復見舊觀,耑此立碑以誌之。西元一九九○年一月廿二日』
由此得之七美大性之一~陳姓
於清乾隆時期從望安遷移至此~世居於南嶼城附近
9.
10.
最後我累的不成人形座著那罩甘那杯的七美人66號快艇~一路睡回馬公
lolo長的七美之旅結束~我即將踏上返鄉的旅程
2年5個月的澎湖之旅~我的最後一站會在那裏出現
我想~相約到最令我感動的東吉島吧
站內延伸閱讀:
七美。曬人干之旅
七美。曬人干之旅(6)南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