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8月8日
心情:開心(男人一年當中最開心的一天)
天氣: 陰陰的
地點: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ㄉㄢˋ)山
canon 500D + sigma 17-70mm F2.8-4 DC MACRO HSM
+ EF 70-200mm f4 L IS USM
+ tokina AF 11-16mm F2.8
1.
88節當天月過了中餐就驅車前往離家最近的金針賞花聖地~六十石(ㄉㄢˋ)山
每年的8月到10月中旬是花蓮富里鄉的金針盛產的季節
在有小瑞士之稱的六十石(ㄉㄢˋ)山觀賞滿山的金針花~是難得一見悠閒感受
過去以金針乾製品製銷為主的花蓮六十石(ㄉㄢˋ)山~近年來已經逐漸轉型為休閒農業並重的觀光景點
2.
原先還以為花期連沒有盛開~沒想到這個意外的旅程中還看到不少盛開的金針花
在六十石山前往最高點涼亭的步道起點~有一個不起眼的標示牌說明六十石(ㄉㄢˋ)山名字的由來
原來87水災那年~許多雲林縣西人遷移至此求發展
剛開始這批移民在山上種稻
在地人問:「收成有多少?」
答:「六十石(ㄉㄢˋ)」而得
後來種植試驗發現~山上種金針最適宜
才變成今天放眼所及皆是金針的盛況
六十石(ㄉㄢˋ)山有七座涼亭~皆以金針花命名
包括忘憂(最高的涼亭~風景最好)、黃花、鹿蔥、鹿劍、丹棘、療愁及萱草等
3.
適逄88節~所以上山前來賞花的遊客還算不少(好像情侣居多)
4.
台灣金針之五大栽培區分別為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ㄉㄢˋ)山、玉里鎮赤科山、台東太麻里鄉金針山、嘉義縣梅山鄉以及高雄縣六龜鄉
很幸運的有三處離我家開車大約只要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
5.
今天和我出遊的沒有別人~好像就只有這三個女人
回來台灣之後生活好像變黑白的因為只有三個mm
6.
記得去年上赤柯山的時候還有金針公主選拔
當時還有幫箴箴投稿報名
結果~好像名落孫山
7.
小晏子要報名的話~我看免了
報名費省下來還可以還好幾瓶美如勒(好久沒殺了~有點懷念
)
8.
來到六十石(ㄉㄢˋ)山若沒有吃這個現炸的"炸金針"~可能就遜掉了
這個現炸的金針~聞起來的味道不會輸給"鹹酥雞"的那種迷魂香
吃起來外皮脆裏面的金針軟
沒買上兩包來慰勞自己一下實在說不過去
好歹今天也是88節(我的要求好像會不會太低了)
9.
10.
一般市售的金針~很多在製作的程是添加二氧化硫(尤其是對岸的產品)
六十石(ㄉㄢˋ)山的金針是標榜~絕對不添加二氧化硫的~無硫金針
讓你來六十石(ㄉㄢˋ)山不僅是賞花開心~更能吃出健康
看到這曬金針~讓我很懷念我一直沒拍到赤柯山汪家古厝在屋頂曬金針的情形
11.
88節應景一下來個到此一遊的合照
旁邊的女人好像一副不是很甘願的樣子
12.
13.
在告別黃花亭之後~我們使驅車往更高的地方前進(最後步行到忘憂亭)
小晏子在地上 撿拾一朵其他遊客亂採的金針花(我起初還誤會是她亂採的)
把它放在車子拍一張~感覺還真有fu
14.
六十石(ㄉㄢˋ)山這個地方每年皆吸引大量的好攝之徒前來此地拍攝
其實這裏不只金針花盛開時很美
那山巒及雲霚繚繞的樣子~就不知道要殺死多少記憶卡了
有股想要來這裏過夜拍星軌~夜嚗及晨昏的景色
不知道有沒有頭殼壞去的自願者要跟我來的=>報名專線:0800469538
15.
六十石(ㄉㄢˋ)山的小瑞士山坡上可以說是此次前來花開的最密的地方
車子要開到小瑞士上來的話~有點吃力(因為很徒)
但是要用走的從下面走上來的話~可能會有一堆人唉唉叫
16.
小小白真是一顆好鏡頭~除了望遠好用之外
它還可以引領我快速的發現那裏有正妹
17.
18.
在拍攝的同時~箴箴用了她的相機拍下她老爸偷拍時的樣子
19.
這張看起來有像是那個專業的狗仔對吧明明就是還說很像
背後的三個mm~最右邊的就是圖16的那一位
20.
採收金針的農民真的很辛苦
由於金針花非長在平地上~所以看到農民幾乎都是在山坡上峭壁邊在採拾金針
21.
金針花又稱為"忘憂草"~或稱為"萱草"
據說是讓在家鄉的親人觀賞~來減輕思念之情
的確如其名的滿山遍野的金針花讓遊客都忘了憂愁
我好像只記得多拍幾張照片而已~但是憂愁自然而然的也忘的一乾二淨了
22.
23.
這是我第三次上六十石山~距離第一次上六十石山只是去年的事而已
但是這次是專程為拍金針花而來~沒有藍天好像就少了什麼元素一樣
還好我有比其他遠到而來的遊客有那麼一點優勢
就是~只要是金針花季只要我想來
開著bobo一小時就可以到達(下次來揪團山上過夜好了)
24.
本來是要拍攝農民採收金針後高興下山的樣子
沒想到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前面這位穿紅衣的大嬸不小心給她跌了一跤
25.
在忘憂亭上快速的啓動我的正妹雷達~還好有搜索到一位
26.
來一趟六十石山忘憂之旅
看到眼前這般的美景~依稀只記得按下快門那一瞬間的快感
但也暫時的把那惱人的俗事都忘的一乾二淨了
我們相約~明年還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