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12月4日
心情:開心
天氣:晴時多雲~但卡到陰的時間比較多
地點:阿里山
canon 500D + sigma 17-70mm F2.8-4 DC MACRO HSM
+ EF 70-200mm f4 L IS USM
1.
這是我們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第二天的行程
除了一早搭火車來回祝山車站去看日出之外(藍色的線是搭車~紅色的線是用走的路線)
在回飯店睡過回籠覺之後我們又延續我們昨天未完成的行程~由神木車站繼續往上走
所以算準了時間~準備搭阿里山小火車到神木車站去完成我們阿里山森林步道的拼圖
2.
要搭火車一定要到阿里山車站來
很巧的我們又遇上了鄒族表演活勳
3.
4.
年輕的少女那種深邃的五官及秀麗的臉龐~任憑音樂舞動他們青春的汗水
鄒族的舞動真的是充滿了力與美
當然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美的部份
5.
在車站大廳觀賞鄒族舞蹈之際
正妹雷達再度的響起~不小心的又按下我的單眼相機的那一顆快門
看來為了一堆哥格友的福利~我回去可能會跪很久
6.
由於有了第一天搭小火車到神木車站的經驗~只需要十分車程就可到達
所以我們也不打算在火車上"肚龜"一下
反而拿出相機來玩拍拍樂
7.
8.
這個檜木做成的車廂~我想可能只有阿里山上才有的
由於大部上阿里山的人都是跟團
而且隨著大陸旅行團人數的增加(他們大部份是中午到隔天早上看完日出走人)
早上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比較不會遇到惱人的陸客
9.
10.
阿里山神木自從1906年被日本人小笠原富二郎發現後
日本人即視之為阿里山的精神象徵
第二次大戰結束~台灣人承襲這樣的文化思維
並將奉之為台灣的精神所在
從此到阿里山的遊客都希望與他合影留念
陸客來台灣朗朗上口的~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
其中神木指的就是神木車站旁的三千年紅檜
那個那里山最重要的一根神木~現在已經躺在地上了
沒想到樹的死亡情形和人類一樣是躺著的
它曾經是阿里山最重要的精神地標~也是大家對阿里山的共同印象之一
11.
準備暫別了這個阿里山台檜火車不免會想起
下一次什麼時候才我還有機會能夠牽著你的手倘然遨遊這阿里山的森林中
陪伴是幸福延伸的開始~旅遊是在累積我們年邁時的財富
一步步的走來~留下一張張的照片
也許有一天你我都老了~你也可以打開電腦讓我看看那時年屬於年輕的我們(yahoo應不會比我們早死)
12.
於民國86年7月時阿里山神木於風雨中部分倒塌
並於隔年7月1日經各界及專家學者建議
林管處決議遵循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原則並維護遊客安全
將神木整株放倒另加強解說教育功能
雖然他已回歸祖國的懷抱~然而它依舊象徵台灣烙印在世人的心靈深處
背後就是被放倒的阿里山神木
沒想到它死了~一堆遊客還是沒放過它(這個不so鬼的遊客包括我在內)
13.
告別了神木車站~我們準備繼續阿里山的鐵腿行
站內延伸閱讀:
阿里山。二人行(1)day1~周氏蝦捲
阿里山。二人行(7)day2~沒有雲海的晚霞。日出有大美
阿里山。二人行(8)day3~日出
阿里山。二人行(12)day3~夫妻樹.塔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