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攝日期:2011年8月19日
心情:普普
天氣:感覺有點爛
地點:台東縣池上鄉
canon 500D +sigma 17-70mm F2.8-4 DC MACRO HSM
1.
這個地方幾乎就是我們每次到六十石山賞花後必來的地方
講到池上米是第二名~好像沒有什麼米敢講它是第一名的
就是那股捨我其誰米王之尊的感覺
所以說池上米是東部人對於稻米的一種驕傲一點也不為過
店名:悟饕池上飯包 - 總店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忠孝路259號(在池上鄉的外環道上)
電話:089-862-326
2.
池上飯包店有60多年的歷史
這飯包的緣起真要從昭和15年(民國34年)李家阿嬤陳雲女士說起~至今已有快70年了
台灣光復前後從花蓮乘坐火車到池上約需8小時的車程
往來旅客在火車上卻苦無食物可吃
當時李家阿嬤陳雲女士體諒出外人的辛勞
開始製作飯包在月台叫賣~讓他們充飢
當初飯包是用當地的池上米~炊製成米飯
再以手工捏製成三角形飯團~放在竹葉上
然後上面放卜肉、黃菜頭、烤肉乾、豬乾、瘦肉片、再加上一小塊蛋餅及當地大坡池所捕獲的小蝦和麵粉油炸成的蝦仔炸(炸蝦餅)及梅子以幫助開胃
爾後更使用工母材所製成的木盒盛裝飯菜~讓池上飯包有另一種風味
有關更多關於池上飯包的介紹 請參閱:悟饕池上飯包 悟饕池上飯包。台東池上
3.
第一次來到這裏的兩人~好像十分開心似的
而且説~原來便當店也可以搞的那麼大(不搞大一點怎麼會那麼有名氣)
4.
這裏真的不只是飯包店~而且吸引了很多遊客來這裏觀光用餐
或許這就是這家店帶給地方上的附加價值
據同事說~這間飯包店除了會做生意外還三不五時會回餽村里做一些公益性的活動
5.
店內外的許多設皆是仿造五六零年代的時空背景去設計的
而且飯包店的二樓還是一間:"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6.
在這裏用餐除了可以享受那種五六零年代火車便當的氛圍
更可以讓一些以往搭乘火車通勤的莘莘學子去回味那年少青澀時的滋味
7.
8.
怎麼感覺店家的內外龍柱上有好幾個地方都有這個:"龍角散"的印記
下次若太嫌的話~再來給它統計一下(我深刻懷疑~老板是不是有買:"龍角散"的股票
)
9.
最後一張照片是要獻給那個最近喜事近了的兄弟~小龍
希望他能十分幸福~早生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