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日期:2012年4月23日
心情:開心
天氣:晴轉陰
地點:金門縣金寧鄉北山村
canon 500D + sigma 17-70mm F2.8-4 DC MACRO HSM
1.
若要在金門境內選一棟最具代表金門長期受到砲火摧殘的代表
那非~:"北山古洋樓"莫屬
但是我覺得它不是中彈最多或是最慘的那一個
只是因為它比較勇壯~沒有被打倒而己
因為中彈最多或是最慘的~己經回歸塵土領到十八趴了
2.
斑駁的牆上~那咾古石的紋路依舊
砲火的無情~猶如在青春少女的臉上畫下一道道的痕跡
清晰可見的彈痕就像是長滿面皰般的印記
仿佛在訴說著這戰火的無情~當然訴說著和平的無價
3.
這門口的"喜到 人間"的門聯~還有那隨風飄逸的"令符"看來似乎有點吊軌
目前洋樓所有人李再添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達成協議
以設地上物使用權卅年的方式對二落大厝及洋樓內部進行整修
希望能將此地作為歷史活教材~以紀錄金門曾經走過的烽火歲月
4.
民國七十五年~金門防衛司令部將洋樓做部分整修
並在旁立「北山村巷戰紀念碑」
碑文全文如下:
北山村巷戰紀念誌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二時許
匪利用夜暗在其岸砲掩護下~先遣萬餘之眾
分乘各型漁船二百餘艘~沿壟口迄古寧頭間海岸強行登陸
突破我部份防線~竄抵西山、湖南、安岐等地
經我反撀部隊勇猛圍殲~至翌日下午二時
壓迫犯匪於南山、北山一帶村莊~展開激烈巷戰
殘敵雖負隅頑抗~然經我英勇國軍逐屋掃蕩卒告就殲
睹此殘垣彈痕之一隅真蹟~當可想見當時戰況之慘烈
緬懷先烈捐軀衛國之英範
勛垂史冊~特立碑紀念
以彰忠烈~並資景法
金門防衛司令官率全體軍民敬立
中華民國七十五年九月三日
5.
6.
那牆緣三角形狀搭配上有點像以紅色箭頭的裝飾
倒有點像是布農族的圖騰
7.
看到許多金門古洋樓的遭遇~讓我想起電影"葉問"裏的情節
當然不是那句:"我要打十個"
而是當時日本佔據台灣時~有很多有錢人的洋樓豪宅都被強佔成日軍的指揮所
8.
9.
雙鯉溼地生態館
館內介紹許多關於金門聚落分布及提供金門鳥類相關資訊(金門是一個賞鳥的天堂)
雙鯉湖原為古寧港~築堤後變為內陸湖(因湖狀似鯉魚而得名)
10.
11.
到生態館去參觀~主要就是去看一部關於:"鸕鶿"的記錄影片
先說明~這是一部拍的很棒的片子
雖說我左右兩旁坐著兩位很正的mm陪我一起看
但是~我很淡定的把這部片看完(因為左邊的mm吹到冷氣就睡著了(這麼會睡難怪長的比高)~右邊的mm看的比我專心)
感覺這種鳥應該是肉質不怎麼好~要不然早就取代薑母鴨了那有可能還讓他們在天上飛
跛氏部落格在此又要負起教育的重責大任:(還好還有:"股溝"老師可以查詢)
鸕鶿,又稱魚鷹
全身黑色帶深灰藍,喉嚨部白色,眼睛碧綠色,臉部裸露的皮膚為黃色,屬大型群聚性鳥種
體長達78~86公分;翼長68公分;體重約1288~2164公克
停棲時姿勢挺直,頸曲度大常收縮而不明顯,頭常上仰,飛行時豉翼較緩
背部隆起明顯,呈大十字形。
生物習性:
鸕鶿是一種有遷移行為的候鳥,牠們每年10月下旬,由高緯度的北方飛到長江以南的湖泊及金門越冬
次年3月底,才又陸續飛返長江以北地區繁殖
鸕鶿無論夏季在繁殖區或冬季在越冬區,其生活習性都是群聚的
屬日行性鳥類,白天聚集洲渚,晚間群飛到樹林上層過夜。
棲所生態:
目前鸕鶿在金門地區的夜棲地,共有慈湖、太湖和烈嶼的西湖等三處
其中以慈湖的夜棲地最大、其次是太湖,西湖是烈嶼島上最穩定的夜棲地。
金門位居東亞候鳥遷移路徑要點,候鳥資源豐富。
其中數量龐大的鸕鶿是最引起人們注意的過境鳥類
近年來在大小金門之越冬鸕鶿最大數量皆在5000隻以上
12.
慈湖~位在金門島西北角(金門縣金寧鄉)
原為陸地內凹陷的海灣地形~後由國軍將兩岸最外緣築一跨海長堤─慈堤
慈提建造於民國58年~由當時的金防部司令官馬安瀾倡建
為了防止敵軍由此處登陸的軍事防禦目的
從金城築堤銜接至古寧頭~堤長約550公尺
如今慈湖形成一座鹹水湖~附近的濕地生態已經成為金門國家公園內最多野生鳥類聚集的大本營
也是水鳥最大的渡冬區
黃昏時可以到此漫步~觀賞美麗的日落景色(我們去的時候是漲潮又卡到陰~所以我的金門夕陽沒了
)
13.
第一次聽到陳大哥說:"軌條砦"的時候~真不知道他在形容什麼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這三個字怎麼寫~而且"砦"這個字還十分的特殊
沙灘上的:"軌條砦"是反登陸裝置
金門四處環海為防止敵方船艦登陸
從水際、灘際、岸際、到陸地設置了不同的防禦設施
在灘際區段有一根根的樁~樁前緣削尖用以防止敵人船艦登陸搶灘
稱為反登陸樁或稱為軌條砦(因其材質為火車鐵軌故名之)
14.
慈提旁的一排戰車~在如今兩岸尚處和平的狀態下顯的有點突兀
雖說它是歷史上不可抺滅的一段
但後人應記取戰爭所帶來的教訓~那種換來的和平竟是如此的無價
眼前遙望的對岸看起來暨矇矓又飄渺~海市蜃樓般的景像
海岸線曲折蜿蜒~雖劍拔弩張的氛圍不再
金門~這是神州大陸的邊隅一端
然~反攻復國的大任雖然己不再是由此展開
但回頭的那一片汪洋~卻是通往民主自由的道路
站內延伸閱讀:
金門。戰爭無情~和平無價
金門(4)。歷史民俗博物館
金門(16)。偷來的半天